
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 Agent” | 对谈阿里云无影总裁张献涛
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 Agent” | 对谈阿里云无影总裁张献涛2025 是 Agent 元年,十位创业者有八位都在造 Agent。十字路口过去几个月做了大量相关的访谈与评测,发现决定 Agent 能力上限的,不止模型本身,也不止工程和交互的打磨,基础设施也至关重要——Agent Infra。
2025 是 Agent 元年,十位创业者有八位都在造 Agent。十字路口过去几个月做了大量相关的访谈与评测,发现决定 Agent 能力上限的,不止模型本身,也不止工程和交互的打磨,基础设施也至关重要——Agent Infra。
AI 同事、AI 数字员工的呼声越来越高,但至今仍没看到很好的落地。这其中的难点和瓶颈到底在哪里? AI 数字员工,真的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吗?
8月18日,百度文库上线了一款名为 GenFlow2.0 的 Agent 产品。 在 Agent 层出不穷的 2025 年,市场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:「又一个而已」。
继通义灵码的 Lingma IDE 之后,阿里在海外推出另一款 Agent Coding 产品。据官方介绍,Qoder (/ˈkoʊdər/) 是一个专为真实软件开发而设计的 Agent Coding 平台(所以谁不真实?)
Memory 一直是 AI 产品的技术「痛点」和必争之地。因为决定用户留存,很多有野心的创业者在思考如何借助 AI 长期化时,都会聚焦 AI + Memory 领域。
进入 2025 年,GUI Agent 赛道热度逐渐抬升 —— OpenAI 推出 Operator 并发布了 ChatGPT Agent,字节则发布了 UI-TARS-1.5 定位 GUI 开源方案。但大多数产品依然依赖本地执行,难以 24h 稳定运行。
RoboNeo 拿下百万 MAU 后,美图财报依旧强势。7 月中旬,美图上线了面向影像领域的 AI Agent RoboNeo,并靠“emoji 小人”的社媒风潮获取了第一批用户,上线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已拿下 100W 左右的 MAU。美图又以极快的速度,推火了一款新产品。在 AI 时代,聚焦影像的美图,有点乘风起的意味,如其昨天发布的半年报。
京东云于今年 7 月正式开源了JoyAgent‑JDGenie,这是业内首个“完整产品级”通用多智能体系统——覆盖前端/后端/智能体框架/执行引擎以及众多子 Agent(如报告、代码、PPT 智能体);在权威 GAIA 基准测试中取得 75.15% 整体准确率,,显著超越 OWL、OpenManus 等同类开源产品。
作为大家的测评博主,我最近发现一个巨有意思的现象: 现在市面上大部分评估 Agent 的基准测试,倾向于考核“单项技能”,而非“综合任务”。比如,你让 AI 点份外卖,它能完成;但如果要求它策划一场涵盖预算、选址、菜单、宾客邀请与流程安排的晚宴,它很可能就原地就 G 了。
8月18日,医疗AI企业惠每科技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融资。本轮融资由上海国资上海科创基金及钟鼎资本共同领投,启明创投继续加持、长宁资本以虹桥睿智投资平台进行跟投。